意昂体育

意昂体育

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新闻动态 >

1980年,黄克诚发表长篇讲话:要用正确的态度认识和评价毛主席

点击次数:147 发布日期:2025-07-13

1980年11月26号一早,中纪委的常务书记黄克诚跟秘书丛树品说:“树品啊,你给鹤寿打个电话,跟他说一声,我待会儿要去开会,还得上台讲几句。”

丛树品惊讶地脱口而出:“黄老,这就开始了吗?”

黄克诚应了声:“马上行动!”

丛树品带着点忧心忐忑地说:“黄老,您这段时间一直都没咋睡好吧?身子骨能撑得住不?”

黄克诚毫不犹豫地说:“行,这趟我得出马。”

丛树品立马闭了嘴,迅速拨通了中纪委副书记王鹤寿的电话,跟他说黄克诚打算出席会议还要发言。

王鹤寿接完电话后,赶紧跟会务组说,得改一下会议流程,让黄克诚上午就上去发言。

黄克诚咋就突然想去开会了呢?他打算在会上说点啥呢?

【】

到了1980年以后,黄克诚的身体大不如前,挺虚弱的。好多以前的老部下都建议他去南方好好养养身子,但都被黄克诚客气地回绝了。他不想因为这事儿折腾太多人,更舍不得让国家出钱。

经过陈云同志的一番劝说,黄克诚最终答应去玉泉山进行休养。到了玉泉山,黄克诚也没闲着,还是有不少人来看望他,向他报告各种情况,人数一点没少。

李先念、徐向前等一行人都来到了玉泉山,看望黄克诚。坐下来闲聊了几句家常后,话题就转到了现在的局势上。

当时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李先念讲道:“黄老,我现在心里是又高兴又犯愁。自打改革开放这阵子以来,政策变得灵活了,经济往上窜,民主氛围也越来越浓,党风也有了明显的改善。但眼下思想界有点乱套。有人竟然公开说要推翻党的领导,否定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,这事儿真让人心里不踏实!”

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国防部部长的徐向前也发表了看法:“更让人头疼的是,咱们党内也出现了这种风气,大家吵得不可开交。要是再这么持续下去,思想肯定得乱套。”

黄克诚接着讲道:“最近我也耳闻了不少说法。但我们这一辈人对毛主席的那份情,可不是个人之间的小打小闹能比的。毛泽东思想这杆大旗,咱们得牢牢握紧,说啥也不能放手!”

李先念紧紧抓着黄克诚的手,直接说道:“黄老,现在这世道,有些人胆子真大,竟敢对毛主席指指点点,歪曲事实,这太过分了!您得出面说几句公道话呀!”

黄克诚满脸疑惑地问:“你们都在前线干活,咋就不吭声呢?”

李先念说:“黄老,这事儿咱们得提,也肯定会提。不过,您提和我们提那效果可大不一样。您是经历过最多风雨的,也是我们党内少有的敢直言不讳的人,您说的话,最有分量!”

黄克诚应了一声:“讲真话,这问题我最近老在琢磨。党风、思想上的问题,那是老问题了,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定的。但说到否定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,这事儿对我们党来说太重要了,拖一分一秒都不行!对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,咱们得有个公正的评价,党的历史不能忘,毛主席的历史大功也不能抹!我们这些老骨头不能再闷声不响了。你们给我点时间,让我把这事儿琢磨清楚,想透彻。我跟你们说,我眼睛看不见了,心里可亮堂着呢!”

李先念乐呵呵地讲:“我们心里都有数,黄老您肯定会挺身而出,绝不会站在历史边上光看热闹。”

【】

在玉泉山养身体的黄克诚,心里头一直在琢磨怎么公正地看待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。这事儿让他越发犯愁,常常晚上睡不着,一整夜一整夜地失眠。

黄克诚因为太过焦虑,结果连仅剩的一点视力也没了,完全看不见了。他立马被送去了解放军总医院眼科,希望能找到解决办法,但医生看了之后,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,帮不上忙了。

黄克诚完全看不见之后,就变得不爱说话了。

1980年8月份,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的采访。当被问到怎么看待毛主席时,邓小平回答道:“毛主席这一辈子,大部分时间都干得很漂亮,他很多次把党和国家从危机里拉了出来。要是没了毛主席,咱们中国人民,恐怕还得在迷茫里多走不少弯路呢。”

我们不仅得让毛主席的画像一直挂在天安门那儿,成为咱们国家的标志,还得记住他是咱们党和国家的创建者,时刻缅怀他。同时,毛泽东思想也得一直坚持下去。

1980年9月份,中央政治局做了个决定:让全党的四千多名高级干部一起来研讨《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问题决议》(草案),这事儿后来被人们称为“四千人大会”。

这次讨论规模巨大,整整闹腾了一个多月。大家热议的中心话题,就是怎么看待毛主席和他的思想。

10月25号那天,邓小平找来了胡乔木他们几个聊了聊。他态度很明确地说:“要是不说毛泽东思想,那对毛主席的功过评价就不公平了。老工人不会答应,土改时候的那些贫下中农也不会答应,还有跟他们站一块儿的很多干部也都不会答应。毛泽东思想这面大旗,咱可不能丢。要是丢了这面旗,不就等于把我们党的光荣历史给否定了嘛。”

黄克诚手里也收到了那份讨论简报,秘书给他念完后,还跟他讲了讲会上的具体情形。黄克诚压根儿没想到,那个四千人大会居然会争得那么热火朝天。

黄克诚气得火冒三丈,直接开腔:“这也太离谱了!我看啊,咱们有的高级干部,党的历史忘得一干二净,自己的老本也丢了。想想看,有的干部投身革命前,穷得衣不蔽体,都是扔了讨饭碗来革命的。中国革命一路坎坷,没有毛主席,哪儿来的这么快胜利?毛主席确实有不对的地方,但这绝不能抹杀他的大功大德和人格魅力!有人受了委屈,心里有气,这能理解,但可不能乱说一气,更不能丧失理智!”

事情很严重,黄克诚对邪恶恨得咬牙切齿,他实在不愿在医院多待,打算提前走人。他要回到玉泉山,谁来访都不见,就想一个人清清静静地琢磨些事儿。

【】

有了唐棣华夫人的支持,黄克诚没等身体完全康复就回到了玉泉山。回到玉泉山,黄克诚话更少了,他每天基本就让丛树品给他念念报纸,剩下的时间都花在琢磨事情上。由于想得太多,他只能依赖安眠药才能睡个好觉。

11月14号,中央纪委关于落实那个《准则》的第三次大会,在北京西边的京西宾馆小会议厅里举行了,打算开上半个月左右。这次大会是王鹤寿当的主持人,到场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纪委书记,还有中央各个部委管纪检的领导,加起来有一千多人呢。

原本计划是让黄克诚出席会议并做个发言,但黄克诚身体还没完全恢复,而且他还需要静心思考一些问题,所以他就请了假,说还在养病。

会议一直进行到了22号,可黄克诚还是没打算去参会。他仍旧埋头于自己的思考中。他晚上更加睡不着了,但想法却慢慢变得更有条理了。

琢磨了整整三天三夜后,到了11月26号一早,黄克诚打定主意要去开会,并且还得上台说几句。

黄克诚快速跟丛树品说了下他要讲的大意,让他心里有个数,并告诉他,要是自己讲着讲着卡住了,就提个醒。

26号一大早,黄克诚戴着副黑眼镜,由丛树品扶着走进了会场,然后一步步往主席台那边挪去。

王鹤寿还有其他在主席台上的人全都站起身,拍手欢迎,向黄克诚表示尊敬,紧接着,台下的观众也跟着热烈鼓掌。

【】

王鹤寿站在台上主持会议,他向观众们摆了摆手,等掌声稍微平息些,就提高嗓门说:“大家静一静,接下来请中纪委的常务书记黄克诚来讲几句。”

黄克诚抓起话筒,开了口:“各位啊,我这身子骨不行,跟干部群众接触也少,原本不打算来开会,也没打算说啥。但有些话憋在心里难受,非得在今天这会上跟大伙儿唠唠。头一桩事,咱得聊聊对毛主席的态度。”

会场里开始有点闹腾了。那时候,谈到对毛主席的态度,那可是最碰不得的敏感事,也是政治上的头等大事,全国老百姓心里都惦记着。大伙儿都知道,黄克诚之前在庐山会议上栽了大跟头,最近才总算是沉冤得雪。因此,大家都瞪大眼睛等着看,黄克诚今天会怎么开腔,他会不会借机吐一吐对毛主席的不满呢?

当大家私下里议论纷纷时,黄克诚开口了:“关于对待毛主席的态度,我琢磨了好久。身为一个老党员,我觉得我有义务在这儿说说这事儿。我的话,可能有的同志听了心里不太舒服,希望他们能多多包涵。”

众人都瞪大眼睛,憋着气,开始聚精会神地听黄克诚发言。

黄克诚连续讲了两个半小时没停。他先是聊了聊毛主席那些了不起的功劳,然后又提到了毛主席晚年犯的一些错,还琢磨了为啥会出错。最后,他强调了,咱们得客观看待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,它们现在重要,历史上也重要。黄克诚讲的东西,都是实打实的史实,条理清楚,公平公正,很有分量。

真没想到,黄克诚竟然双眼看不见了,讲话时既不用稿子,也没准备提纲,可整整两个半小时,他讲得流畅极了,一点没停顿。丛树品坐在他后面,原本打算万一他讲不下去了,就赶紧提个醒,结果丛树品愣是一个字都没插上嘴。

黄克诚最后讲道:“我说的话可能有些同志听着不舒服。但请各位同志好好琢磨琢磨,看看里头有没有点道理。”

黄克诚说话带着浓重的湖南腔调,而且聊的都是特别敏感的事儿。因此,每当他开口,全场的人都聚精会神地听着,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,生怕错过他说的每一个字。

黄克诚说完话,现场立马爆发出连绵不断的掌声。在丛树品的搀扶下,黄克诚往台下走时,大家都站了起来,使劲拍手,眼神里满是敬意,一直目送他走出会场。

过了两天,也就是11月28号一早,黄克诚在会上再次提起了关于党的作风的事情。

【】

中央纪委安排了专门人员,把黄克诚的讲话录了音并整理成文字。弄好之后,黄克诚自己又一字一句地听了好几遍,对整篇内容进行了多次琢磨和调整。

1981年2月4号,中央点头后,那份讲话的内容就完整登在了中纪委的杂志《党风党纪》的第二期上。

华楠听完讲话,心里头那个激动啊,直说:“这讲话,讲得真是实在又到位,感情真挚,看得远想得深,让人信服。简直就是小平同志讲话风格的真实写照!”

华楠马上跟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说了这事,还问了问《解放军报》头头的看法,大伙都觉得在《解放军报》上发表挺好的,都赞成。

华楠急匆匆地到了玉泉山,跟黄克诚详细讲了讲那边的情况。黄克诚听后,态度挺严肃地说:“这事儿可不小,你们得先跟小平同志说一声,等他点头了,才能往外说。”

1981年3月27号那天,韦国清和华楠他们去找邓小平汇报事情,顺便把黄克诚的讲话稿子给了邓小平。邓小平瞅了瞅,觉得可以发表,就说让胡乔木帮着瞅瞅。胡乔木这个人啊,他老是给毛主席当秘书,大家都说他是“党内一支笔”,那时候他还是中央书记处书记呢。邓小平让他给稿子润润色,弄得更通顺点。

胡乔木仔细看了黄克诚的讲话内容,动手改了下边边角角的文字,又加了个大标题和一些小标题,还特地补充了一段讲述西安事变的文字。

华楠接到胡乔木修改好的稿子,接着就跑到黄克诚家,想听听他的看法和建议。

黄克诚听完汇报,挺满意的,但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:“修改稿里把毛主席都改成毛泽东同志了,我这心里头不太适应,感情上也不太能接受,还是直接叫毛主席更顺嘴!”

华楠听完建议后,把讲话稿里的“毛泽东同志”这个称呼,给换回了大家更熟悉的“毛主席”。

1981年4月10号那天,《解放军报》登了篇黄克诚的讲话,标题是《怎样看待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》。

黄克诚的发言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热烈讨论,党员和群众们都抢着去看,不少单位还特地安排了学习活动。

我简单给大伙列一下黄克诚讲话里提到的一些小要点,内容精简版如下:

在建立红军那会儿,毛主席可真是给党和老百姓立下了大功,这功劳是永远都忘不了的。

如果中国抛弃了毛泽东思想,那肯定会栽大跟头,吃尽苦头。

红军之所以能打败敌人的头三次大围攻,最关键的是因为毛主席的英明指挥。

没有了毛主席的带领,革命吃了大亏。

毛主席在紧要关头拯救了革命,带着中国革命一路高歌猛进,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。

得从咱们十亿老百姓的真切福祉着想,用公正的眼光去评判毛主席。

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历程表明,唯独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能够引领中国走出困境。

黄克诚被冤枉了足足18年,之后才重新站出来。他没去计较个人的仇怨,也不顾自己的安危,就凭着自己的良心,实话实说,对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给出了公正的评价。这真的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。

黄克诚,那胆子大得没边儿,胸襟宽得没话说,眼光远得瞧不见边,境界高得够不着底。

我们永远铭记黄克诚同志,他心胸开阔,正直无私,坚守真理,脚踏实地。

(图片源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这段内容的出处是网上,如果用了不该用的图,麻烦告知一声,我会删掉。